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慢性浅表性胃炎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
TUhjnbcbe - 2022/5/6 16:14:00

现在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很多人在体检时都会有意识地进行胃镜检查。待检查结果出来后,却很难见到“胃、十二指肠未见异常”的胃镜报告。


  据数据统计,在我国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检出率可高达约80%~90%。那什么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

什么是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慢性炎症。与萎缩性胃炎不同,慢性浅表性胃炎并不伴有胃黏膜的萎缩性改变,黏膜层以浆细胞及淋巴细胞等慢性炎症细胞为主。


  慢性浅表性胃炎可由嗜酒、喝浓咖啡、胆汁反流或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

患上慢性浅表性胃炎有什么症状?


  慢性浅表性胃炎在临床表现上缺乏特异性,诊断还是主要靠胃镜及镜下病理活检及幽门螺杆菌检测。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进食后上腹部不适、隐痛,伴嗳气、恶心、泛酸,偶有呕吐等。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否需要治疗?


  虽然慢性浅表性胃炎在我国的临床检出率很高,可高达约80%~90%,可以说一般人只要接受了胃镜检查,很难见到“胃、十二指肠未见异常”的胃镜报告。


  但事实上,很多胃镜报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能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或是精神压力等因素造成的,并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


  因此慢性浅表性胃炎需不需要治疗,应该根据患者有没有症状来决定。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原则

1、对于只是胃镜检查报告有慢性浅表性胃炎,但本身没有任何症状的患者而言,无须治疗。但如果患者有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或恶心、呕吐等症状,则需要对症治疗。2、对于部分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来说,要不要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也要视症状而定。有症状者需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这样可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还可以减轻胃黏膜慢性炎症,从而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还能预防胃黏膜萎缩,从而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来院前可点击菜单-就诊服务-预约挂号即可提前预约节省就诊时间)

 医院提醒: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我院已开通线上绿色问诊通道,如果您有肛肠、胃肠方面的疑问与困扰,扫描以下

1
查看完整版本: 慢性浅表性胃炎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