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GIST月评检索了来自Pubmed.12.26-.01.22的GIST相关文献,剔除仅发表摘要与非英文论文,连同上期月评因故未推送的两篇个案,共21篇,其中中国学者GIST文献8篇,本期来自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胃肠间质瘤专委会曹晖主委发起的TKI治疗胃肠间质瘤不良反应处理共识,相信会为医生提供更直接的帮助;南方医科大学李国新教授、陈韬教授团队本期多篇高质量论文发表,值得祝贺!另有来自Dana-Farber的高水平科研论文值得阅读学习。
本期文献检索得到了来自诺华医学部李倩女士的大力帮助,并由范雯霏女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刘丹博士协助文字排版,特表感谢。
GIST重量级
1、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治疗GIST不良反应处理中国专家共识
Chineseconsensusonmanagementoftyrosinekinaseinhibitor-associatedsideeffectsin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
LiJ,WangM,ZhangB,XinWu,Tian-LongLin,Xiu-FengLiu,YeZhou,Xin-HuaZhang,HaoXu,
Li-JingShen,JingZou,PingLu,DongZhang,Wei-JunGu,Mei-XiaZhang,JianPan,HuiCao;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胃肠道间质瘤诊疗专业委员会.
WorldJGastroenterol.,24(46):-.
IF:3.3
以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显著改善了转移性GIST患者的生存期,并已在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药物的长期足量应用是保证其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合理处理TKIs带来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对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部分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独特,同时缺乏明确的诊疗规范,对药物的临床应用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GIST诊疗专业委员会广泛征求不良反应相关学科临床专家的建议,制定本版共识,用于指导TKIs治疗GIST不良反应的合理处理,提高药物治疗疗效。
简评(上海交通大医院胃肠外科汪明)
本版共识由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胃肠间质瘤专委会曹晖主委牵头,组织肿瘤内科、肿瘤外科医生,特别是邀医院的眼科、心内科、肾内科、口腔科、皮肤科等相关科室,共同编写了本版共识!TKIs不良反应的处理相当重要,处置不当轻则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重则患者无法耐受治疗,影响生存期,甚至有部分不良反应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而既往的GIST诊疗共识涉及到不良反应多语焉不详,导致不少临床医师对于这些TKIs不良反应不甚了解甚至做出错误处理。本次共识由曹晖教授牵头,依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GIST诊疗专业委员会平台,召集了国内8家GIST诊疗量较大的中心,15个临床科室的医师共同撰写。不良反应分为水肿和水钠潴留、消化道反应、皮疹、眼部症状、高血压、手足综合征、乏力、蛋白尿、口腔炎、心脏*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肝肾功能损伤、毛发改变、间质性肺病和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等章节,每种不良反应都介绍其发生率、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处理要点。强烈推荐每位从事GIST全程化管理的医师仔细通读!!!但是没时间读怎么办?读了记不住怎么办?偷偷告诉大家,我把PDF拷在手机里了,以备出门诊不时之需:P。
2、GIST中KIT基因的增强子结构域可调控KIT表达并且是BET抑制剂的靶点
EnhancerDomainsin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RegulateKITExpressionandaretargetablebyBETBromodomainInhibition
HemmingML,LawlorMA,AndersenJL,etal.
DepartmentofMedicalOncology,Dana-FarberCancerInstitute,Boston,Massachusetts,USA.
CancerRes.Jan10.pii:canres...doi:10./-.CAN-18-.
IF:9.13
作者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从调控水平研究着手,运用H3K27acCHIP-seq方法鉴定出KIT基因表达以及GIST细胞存活必不可少的上游增强子区,并以此探索了BET抑制剂(BBI)是否可靶向该增强子而发挥抑瘤作用。结果发现,在KIT依赖的细胞中,BBI可诱导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可诱导细胞凋亡/死亡,并同时降低KIT的表达。BBI处理细胞后,可引起KIT基因增强子信号改变以及众多基因的表达改变。体内外细胞和动物实验均表明BBI联合imatinib具有协同抑瘤作用,且在imatinib耐药PDX模型中,BBI仍显示出很好的抑瘤活性。由于部分GIST细胞对某些BBI耐药,作者发现耐药与多药耐药蛋白(ABCB1)引起的药物外排具有显著相关,并设计实验证实ABCB1的高表达是引起耐药的主要原因,为逆转耐药提供线索。
简评(医院消化肿瘤内科高静研究员):
笔者本人还是很喜欢这种类型的文章的,不管故事长短,好歹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听完还可以使人回味一下其中的精彩和可能的续集内容,本来该研究就是作者前期研究的延续。该文章看似复杂,其实轴线还是很清楚,从发现潜在的治疗靶点,到体内外实验验证,再到耐药后逆转策略,是一个很好的临床前转化研究的例子,也为GIST新药研发提供新方向,或许会为TKI耐药的GIST打开一扇窗户。表观遗传学药物在实体瘤中的应用很少,作为调控类药物,其与其它药物的联合应用一直是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