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高手在民间:2月初成功预测今年美豆高点
摘要:”一位当地行业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说,王维国不但关注期货市场,而且对波浪理论的把握很有心得,再加上自身丰富的现货经验,已经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技术派”高手。更重要的是,这位老兄早在2月初就预测到了今年美豆的高点。“也就是说,9月份美豆将达到甚至冲破1700美分的高点,但很快就会回落。
虽然国内外大豆最近大跌,然而在东北收购大豆的王维国脸上却难掩得意之情,品着前两天一位友从福建寄来的铁观音,他还沉醉在那浓郁的茶香之中……
“老王如今可成大名人了。”一位当地行业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说,王维国不但关注期货市场,而且对波浪理论的把握很有心得,再加上自身丰富的现货经验,已经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技术派”高手。更重要的是,这位老兄早在2月初就预测到了今年美豆的高点。
原来,平时没事就爱对着K线图琢磨的王维国在不经意间发现,2010年7月美豆从903美分/蒲式耳起步的本轮上升行情,竟然和2001年4月到2004年3月那波牛市行情非常类似。“两波牛市都是在第二浪上形成了一个头肩底,同时出现MACD周线顶背离,调整浪时间也都是10个月。”他根据波浪理论测算,2011年12月15日第5浪起步,这波上涨的时间至少在7个月以上。“也就是说,9月份美豆将达到甚至冲破1700美分的高点,但很快就会回落。”
必须承认,在国内外豆价涨势如火如荼的年初就作出如此判断是需要勇气的。即便在群里和友们交流,王维国也没少因此被人开玩笑甚至讥讽。固执的他四处寻找盟友,并以“波浪理论解读美豆历史和未来”为题在一家站发表分析提出观点,还要大家“拭目以待”。
王维国没有失望。在9月4日一度攀至1789美分/蒲式耳之后,美豆随即掉头向下,到眼下的1400美分一线,两个月来跌幅已过二成。虽然今年还未过去,但如果不出意外,他对年内高点的预测必成事实。
“2月份我无意中看到这篇文章,当时就是感觉作者胆子挺大的。”徐先生就是给王维国寄茶叶的那位友,这位来自福建某县的农业主管领导平时总爱上关注一些农产品行情分析的文章。他说,当时并没有过多在意文章,但当看到9月份美豆掉头下行并拖累国内大豆时,自己一下子就记起来,并有了与作者进一步沟通的想法。
费了好大功夫总算找到联系方式,第一次接触就让徐先生倍感惊讶。一直以为对方是位专业分析师的他发现,取名“讷河贸易商”的这位作者其实只是一位东北粮农,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位粮食中间商。“一个小地方的农民,竟然能用晦涩的波浪理论去判断价格走势,并用来指导自己买卖现货大豆玉米,了不起1虽然只是采访,但仍明显感觉到徐先生那钦佩之情。
“他不是瞎蒙的。”现已到金石期货的高兴滨当年在哈尔滨一家行业站工作,并且是王维国的期市启蒙者。他说,王维国从事现货贸易数十年,对于基本面因素非常了解,虽然在判断行情时也有过失败,但近两年却不乏成功例子。
十年困惑期市得解
2012年准确判断美豆高点让王维国在上一举成名,群里叫“王老师”的人多了起来。只是人们难免好奇:一个仅仅初中毕业的农村汉子,如何会和期货结缘,又怎么能痴迷并掌握晦涩难懂的波浪理论?
“别的朋友也这么问过。”面对的疑惑,王维国首先讲起了自己做大豆贸易的“过山车经历”:头脑活络的他看到从农民手里收豆再转卖给榨油厂有利可图,从1997年就干起了贸易,为沟通信息,甚至不惜血本用6000块钱买了个“大砖头”。当时全镇收豆点也就两家,领先一步的王维国在那几年挣个十来八万毫无悬念,而规模最大时年贸易量超过了5000吨。
然而,王维国的日子没有滋润太久,因为看到这个机会的其他人正不断涌入,从2006年开始到2008年收购点最多时达50余家。面对有限的大豆资源,只能不断提价恶性竞争,金融危机一来,境况更是雪上加霜。想到昔日的不少同行只能外出打工,看到很多原本热闹的收豆点门前杂草丛生,王维国百感交集。
“为什么要打价格战?就不能好好的一起赚钱吗?”咬牙坚持的老王从来没有这样困惑过,左思右想得出结论就是大家对价格走势不清楚,只能跟风。然而,要预先知道价格涨跌绝非易事,对于困扰自己十余年的这个问题,他一直在寻找答案。
“老王第一次打来咨询是在2006年。”高兴滨回忆说,当时自己就粗略讲了一下利用期货市嘲点价”做贸易的原理,没成想他竟就此痴迷上了期货。之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来自讷河的每周必不可少。后来,请教理论知识的虽然少了,但探讨行情、通报“战果”的时候却多了----学会利用期价指导现货贸易的王维国,打那以后做生意顺当了不少。
被深深打动的高兴滨为了让老王更系统地了解期货,专门在哈尔滨给王维国买了两本教材寄过去,其中有一本就和波浪理论相关。彼时的他肯定没有想到,自己正见证着一位草根期货高手的诞生……(中国证券报)#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