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医院科普比赛优秀作品 [复制链接]

1#

为进一步落实“健康中国行动”要求,我院在护士节期间举办了“健康中国行动护士引领之声”健康科普比赛。通过评选,多个丰富多彩、通俗易懂的健康科普图文类、视频类作品获奖。

创作科室:医院消化内一科

主题:“HP”de一生

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螺旋形弯曲的细菌。据研究表明,我国HP感染率为56.22%。不良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不卫生会增加HP感染的机率,感染者会有胃痛、反酸、恶心等不适症状,进而造成胃炎、胃溃疡甚至是胃癌的发生。为了帮助公众建立治未病的健康养护理念,青岛八医消化科的美小护手绘制作卡通图片和文案,引导公众认识幽门螺旋杆菌(HP),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预防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HP)主要生存于胃和十二指肠区。消化系统的胃炎、溃疡,甚至是胃癌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一定的关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呈正相关。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已明确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可通过粪口传播、口口传播。粪口传播如蔬菜清洗不净,通过消化道传染;口口传播如用的筷子、生活用具等,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倾向。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患者,通过接吻,同样可以传染。

共餐是导致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重要途径,就像流感一样。提倡分餐,使用公筷。

通过以上的途径,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机率增大,罹患胃、十二指肠相关疾病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后的症状主要有口臭、嗳气、腹胀、腹痛等,需与口腔疾患引起的口臭相区别。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口臭症状容易让患者有“社交恐惧症”,产生自卑的心理。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明显地增加了发生十二指肠和胃溃疡的危险性。

幽门螺旋杆菌(HP)是导致胃癌的第一类致病因子。

诊断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临床最常用的是碳13、碳14呼气试验。

目前临床上使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等三联或四联药物作为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治疗的首选方法。

彻底消灭幽门螺旋杆菌(HP)并非难事,90%的细菌感染者经过1-2周治疗后,体内的幽门螺旋杆菌(HP)往往能被消灭殆尽!停药后4周应再次复查。

通过规范的治疗,“胃先生”彻底摆脱了幽门螺旋杆菌(HP)的困扰,大声对他说:ByeBy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