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幽门螺旋杆菌怎么防阳性要ldquo杀 [复制链接]

1#

幽门螺旋杆菌(Hp)是最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Hp感染人群约占全世界人口的50%,在发展中国家的人群感染率高达70%~90%,我国感染率为40%到60%。

由于Hp长期“驻扎”在胃表面的黏膜上皮细胞和黏液层,所有感染者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部分10%~15%的感染者会发生消化性溃疡。

除此之外,它也是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幽门螺杆菌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定为Ⅰ类致癌物质。

还有一些临床研究显示,胃Hp感染与牙周炎、慢性荨麻疹、冠心病等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

尽管Hp感染高发,与胃部疾病关系密切,但多数感染者并没有症状或并发症。那么,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如果检测出阳性,必须将它“杀绝”吗?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HP)感染

Hp感染已经明确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口-口和粪-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所以,预防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分餐制或使用公筷

咱们通常习惯一桌菜一起吃,但如果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一起用餐,或者并不能确认一桌人里有没有Hp感染者时,务必使用公筷。

这真不是“穷讲究”,使用公筷可以避免通过唾液传播的细菌和病*。

2.及时清洗碗筷并消*

很多人吃完饭将碗堆在水池中,总是等有空了再洗。

医生提醒,为了预防沙门氏菌和幽门螺旋杆菌污染,用过的脏碗筷不能放置超过4个小时,最好及时清洗,还应将碗筷消*。

3.不喝户外的生水

由于供水系统和污水系统的改善,日本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Hp感染率已从50年代人的40%以上降低到了20%。

在户外(湖边、河边等)的生水,并没有经过消*等处理,不要随意喝。

4.青少年幽门螺旋杆菌治疗,预防下一代感染

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婴儿期,在成年后感染较少见。感染儿童的细菌株常常和家庭成员相同。

所以,在成为父母之前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如果已经成为父母的人幽门螺杆菌检测为阳性,切记不要口对口给小孩喂食。

5.接吻需谨慎

与人接吻,也有传播此病的危险,如果口对口接吻对象为Hp阳性,应加倍警惕。

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预防粪口传播的疾病,洗手很关键。

7.牙具等清洁用品不要公用,放在通风的地方。

8.Hp疫苗

理论上来说,有效的疫苗当然是预防Hp感染的好方法,然而,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应用的有效疫苗。只能等待了。

Hp阳性,哪些情况要根除?

我国的专家共识中强烈推荐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人群有两类:

1.患有消化性溃疡者

消化性溃疡包括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90%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到80%胃溃疡主要病因就是H.pylori感染。

不管溃疡是否活动和是否有并发症史,均应该检测和根除Hp。根除Hp可以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降低溃疡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2.患有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者

根除Hp可以使约80%早期胃MALT淋巴瘤获得缓解,且根除Hp后10年生存率高达95%。

其他推荐根治的人群还包括:

3.胃癌高风险的个体

胃癌发生的高风险个体[有胃癌家族史、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胃次全手术切除和胃黏膜萎缩和(或)肠化生等]根除Hp预防胃癌的获益高。

4.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

Hp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根除Hp后可使部分患者的症状获得长期缓解,也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还可以预防消化性溃疡和胃癌,减少传染源。

5.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

6.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会增加Hp感染者发生消化性溃疡的风险。

多数研究结果提示会增加溃疡发生风险,在服用这些药物前根除它,可以降低溃疡的发生风险。

7.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

Hp胃炎一般部位以胃窦为主。长期服用PPI都人胃酸分泌会减少,Hp就会从胃窦继续“进攻”到胃体,发生胃体胃炎,胃体黏膜发生萎缩的风险就增加了。胃体黏膜萎缩又能显著增加胃癌发生风险。

根除Hp可降低或消除长期服用PPI的人发生胃体胃炎的风险。

8.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有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根除治疗能改善儿童贫血(年龄<18岁)。

据报道,与单纯补充铁剂相比,使用铁剂联合根除治疗的成人患者疗效更好。

9.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0.其他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如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性胃息肉、Ménétrier病)

11.证实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目前认为Hp感染是胃癌最重要、可控的危险因素。持续感染者的胃癌风险是未感染者的15倍。

在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发生前实施Hp根除治疗,阻断了“肠型胃癌演变”进程,几乎可完全消除胃癌的发生风险。

已经发生胃黏膜萎缩或肠化生者根除Hp,可延缓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发展,也可不同程度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根除Hp的最佳年龄为18~40岁。不过近期,中国香港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在60岁以上人群中开展Hp根除也可获益。

Hp检测和治疗,特殊人群特殊对待

对于14岁以下的儿童,并不推荐常规检测Hp,但是,对于消化性溃疡的儿童或者因为消化不良要进行内镜检查的人,就需要Hp的检测和治疗。

目前推荐的根除Hp治疗方案至少包含两种抗菌素,但抗菌素的应用会使得肠道细菌发生改变(目前已证实短期内有改变)。

所以,对一些婴幼儿(胃肠道微生物群不成熟)或老年人、免疫缺陷的人群,根除Hp会更谨慎。必要的时候还会需要补充一些有益菌。

老年人(年龄大于70岁)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而预防胃癌的获益下降。

而服用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维生素B12吸收不良的老年人,就需要根除。

不论如何,检测与治疗都要按医生的建议进行,切勿自己乱吃药。

好文推荐: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刘文忠,等.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中华内科杂志,,56(07):-.

[2]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GECA),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等.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

[3]王芬.日本幽门螺杆菌感染管理指南(修订版)解读[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0).

本文编辑:秦嫣投稿与合作请联系:gansl

helianhealth.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